期刊简介
《中国医院院长》(半月刊)创刊于2005年,由吉林出版集团主管、主办。办刊宗旨:培养卓越领导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读者对象:医院管理层。
《中国医院院长》坚持差异性的报道视角,深度的行业分析,题材丰富,涉及面广,可读性、实用性与专业性完美结合的文章报道,一改以往医院管理者只能在枯燥的学术期刊上或在难得的同行交流中寻求管理经验的传统,创造性地满足医院管理者及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
主管单位: 吉林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 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部门: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39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7/R
邮发代号: 80-59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200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7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杂志名称: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出版集团
- 主办单位:吉林出版集团
- 国际刊号:1674-3989
- 国内刊号:22-137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护理发展危与机
2013年5月12日的国际护士节,是《护士条例》实施5周年纪念日.而在第101个国际护士节之际,中华护理学会加入国际护士会.在此特殊的历史节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采访,讲述中国护理工作发展的危与机.......
作者:曾耀莹 刊期: 2013- 11
-
护士领导变革
国际护士会曾在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亿人.这个数据有多层含义,其一即表示社会对护理和护士的需求更为迫切.中国护理队伍中35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占57.2%.而护理队伍老龄化是很多发达国家面临的一大困境.未来10~15年,随着大部分护理人员退休,这些发达国家将经历护理人员大批量流失的痛苦(见表1).彼时,正是社会对护理和健康保健需求日趋增高的时候.......
作者:曾耀莹 刊期: 2013- 11
-
解密BRCA1/2
5月底的《纽约时报》以美国影星安吉丽娜·茱莉为封面,讲述了她作为一名遗传性乳腺癌基因携带者,在未发生癌变之前,即接受了预防性切除双侧乳腺的事例.据文章描述,茱莉有卵巢癌家族史,她的母亲于2007年因卵巢癌去世.她接受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为BRCA1/2阳性,据此判断她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而接受切除手术可将风险降至5%,故而作出了以上决定.......
作者:谭先杰 刊期: 2013- 11
-
掀开美国精神领域面纱
作者皮特·厄雷的儿子迈克,在纽约大学毕业后,患有轻度精神障碍.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病情愈演愈烈:经常开车撞向邻居的大门,并趁邻居不在家时跑到邻居家中洗泡泡澡.厄雷对此束手无策,而邻居则要以重罪起诉迈克.但是迈克始终坚持拒绝服药,而且按照美国律法,除非患者对他人构成迫在眉睫的危害,否则就有权选择不接受治疗.......
作者:吴菲 刊期: 2013- 11
-
信息共享促进英国医改
与中国一样,英国国民卫生服务部(NHS)正在经历改革.这可能是NHS的第23次大改革了.为何当前世界多个国家都热衷于医疗改革呢?主要因为人口老龄化.20年后,全球将有1/4的人口接近退休或已经退休,8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5%.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在于,出现人口的长期病症以及共病的现象,而且老年人造访医院的频率增加.这是世界各国推进医改的共同背景.......
作者:理查德·阿姆斯特朗 刊期: 2013- 11
-
中英共谋医联体
《中国医院院长》:新医改推进至今,如何看待目前鼓励探索医联体的风潮?赵平:中国的医改面临不可避免的问题与挑战.2012年,全国诊疗患者数量达69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了28亿人次,全国出院患者数量1.79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了8198万人次.这说明中国老百姓因经济原因无法医院看病的状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作者:曾耀莹 刊期: 2013- 11
-
医联体核心在于建立正确激励机制
在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各层面医疗服务间相互独立,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正因如此,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较差,促使很多患者涌向大医院;大医院门诊量爆满,造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何把患者就医体系建立为正三角形,即首诊在基层、分诊医疗双向转诊的体系,从传统的三级模式向一体化的网络转变,促使服务提供者的孤岛现象消失,建立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并从中得到医改大的红利,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作者:饶克勤 刊期: 2013- 11
-
尖苗可能是马谡
对于重要岗位,通常每家负责任的企业都会精心培养一些潜在的尖苗,人力资源部甚至还会建立详尽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事实证明,对企业整体而言,糟糕的事就是试图去培养尖苗而忽略其他人.80%的普通员工都未能列入尖苗计划,他们感到自己被忽视了,因而可能更无效率、更缺乏建设性、更不愿从事新工作.......
作者: 刊期: 2013- 11
-
医联体如何破题
经济学中探讨的一个永恒话题是,有限的资源如何满足无限的人类需求.对于现代医疗服务行业而言,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尖锐课题.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民众健康需求的高涨,日益紧缺的医疗资源如何满足民众更多的健康需求?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决策案头的头等大事.......
作者:高解春 刊期: 2013- 11
-
医患紧张存在认知差异
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了全国首次医护患三方状况调查.共对3311名护士、344名科室护士长、1275名医生及1389位患者进行了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状况的问卷调查,希望从医护患三方角度,探寻当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及其诱因.在对医患关系紧张状况的总体评价中,医患双方在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判断上,存在显著的认识分歧,患者更偏向于认为医患关系和谐(见图1).......
作者:张新庆 刊期: 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