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院院长》(半月刊)创刊于2005年,由吉林出版集团主管、主办。办刊宗旨:培养卓越领导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读者对象:医院管理层。
《中国医院院长》坚持差异性的报道视角,深度的行业分析,题材丰富,涉及面广,可读性、实用性与专业性完美结合的文章报道,一改以往医院管理者只能在枯燥的学术期刊上或在难得的同行交流中寻求管理经验的传统,创造性地满足医院管理者及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
主管单位: 吉林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 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部门: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39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7/R
邮发代号: 80-59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200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7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杂志名称: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出版集团
- 主办单位:吉林出版集团
- 国际刊号:1674-3989
- 国内刊号:22-137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黄国英:以JCI标准自省医院管理
当前,我国不少医院管理者缺乏管理学知识,在医院管理中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粗放式管理模式,二是走盲目扩张的发展道路,均不利于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代医院管理讲究的是科学化、职业化、精细化.到底应该以何种标准评估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以JCI标准评审医院,或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抓手.JCI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质量安全为基础,以消灭安全隐患为目标,为了推动医院标准化建设、规范医院管理工作所建立的认......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陈东风:践行数据化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领域的永恒话题,特别是以医院等级评审为标志的医院标准化建设,对医疗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前提下,医院管理者对于质量控制要重依据、重循证、重数据,要透过数据发现问题、依靠数据做出决策,才能切实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因此,信息技术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数据无疑是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虽然信息化建设历程已有20多年,但是信息孤岛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往......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曾其毅:开辟手术分级信息化捷径
随着医疗市场化的深入,各地不少医院不管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生资质如何,都竞相上马一些高难度手术项目,导致手术事故不断、医疗纠纷频发.因此,手术分级管理势在必行.然而,手术分级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大难题.首先,我国手术医生的通病是专注学历进修与论文发表,而普遍缺乏手术的临床训练,训练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能达标.甚至一些主任医师多年不在手术一线,偶尔上台往往容易出医疗事故.其次,部分外科医生热衷越级手术,......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樊嘉:追求精细化管理全覆盖
精细化管理被认为是保证医疗质量不断持续改进和提升的关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它集中体现出三个特质:全方位管理、全时段管理和全员参与.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医院在日常医疗管理中,遵循国家制定的各项制度,参照医院的管理流程,对医生诊疗、手术过程、抗生素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例如在手术管理方面,中山医院为尽量减少“二进宫”(非计划再次手术),制定了手术申报制度、手术讨论制......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李文源:医疗质量改进“五步曲”
自1941年建院至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始终重视医疗质量建设,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实行医疗质量的精细化管理,使整体医疗质量不断提升.第一个举措是创建医疗质量论坛,打造医院特色文化.南方医院创办的“南方医疗质量管理发展论坛”,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为主题,先后邀请了我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如清华大学刘庭芳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刘爱民教授,以及台湾地区的赵清教授等,在论坛中交流和分享......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董家鸿:成就“精益医疗”
精益理念起源于日本丰田公司的管理思想,精益的生产方式在工业化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著名品牌.21世纪初,精益的理念被引入医院管理领域,“精益医疗”成为快速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改善服务品质、提升医院效益的新管理体系.价值目标涵盖三个方面——患者满意度增加、员工幸福感增加、医院特色文化建立.为了打造高品质、高效益的现代化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下简称“长庚医院”)的精益医疗体系以患者利益大化为基础,重点......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陈勇:探索药师管理新模式
医药分开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当前,亟需遵循“患者负担不能增加,医院收益不能减少,政府财政和医保基金可以承受”三大原则,结构性调整医院收入来源,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药品销售加成费用,建立“医事服务费”,变“以药养医”为“以医补医”模式.在医保付费机制实行总额预付条件下,取消药品加成无疑使药品实实在在从医院收入变为运营成本.在医院经营中,药学部门的地位必然发生微妙变化.不少医院管理者认为,药学部门占用......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封国生:勇立医改潮头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医管局”)于2011年7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个省级医院管理机构,意在实现医疗机构的管办分开,通过医院现代化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制度.北京医管局成立之后,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定位,对北京市属医院加强管理,推动了医疗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探索两个分开,即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三个机制,即建立财政价格补偿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法人治理......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刘建:巧用绩效考核杠杆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严禁医院向科室或个人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将医疗卫生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要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深化医改,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友谊医院”)积极行动,结合管理目标,对绩效分配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实践.......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
魏永祥:学科聚力谋发展
近年来,“强专科,大综合”成为国内许多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办院理念.在传统内科学、外科学界限被逐渐打破的现代医疗环境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安贞医院”)以血管病学作为核心特色学科,多年来鼓励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并以血管病学作为带动医院其他学科整体发展的动力源.同时,医院建立的各研究中心整合优势资源、凝聚集体力量,不断推动医院由规模效益型向学院研究型转变.......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4- 24
动态资讯
- 1 唤醒员工内在目标感
- 2 医疗IT金标准:有意义的应用2010亚特兰大HIMSS大会观后感
- 3 老协和创始记
- 4 医学本身的并发症
- 5 转化医学建制为先
- 6 县域新商机
- 7 引入社会资本,医院准备好了吗
- 8 台湾:合力发展长期照护
- 9 孕育之始,当尽善为
- 10 张永利:专科医院的“大综合”之路
- 11 绍兴市中心医院5年医改效果评估
- 12 公私互补解医疗供需矛盾
- 13 新医院评审把脉安全质量管理
- 14 刘晓程:医界“精神领袖”
- 15 西南医院品牌视觉形象全攻略
- 16 梅奥诊所:在路上
- 17 综合门诊:老年科变中求生
- 18 谁解乡医惑
- 19 广州医保报销新政且行且观察
- 20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短缺之困